房产信息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房产资讯

房产资讯

从新中产的三个选择看教育、房子、职业的三大趋势 ︱吴晓波频道

房产信息网2022-12-29房产资讯房产买卖
房产小程序,房产买卖,台湾房产网,从新中产的三个选择看教育、房子、职业的三大趋势︱吴晓波频道,房产小程序,房产买卖,台湾房产网新中产的崛起和围绕在新中产周围的产业机会,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旋律,它们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战

从新中产的三个选择看教育、房子、职业的三大趋势 ︱吴晓波频道

从新中产的三个选择看教育、房子、职业的三大趋势 ︱吴晓波频道,

房产小程序,房产买卖,台湾房产网  新中产的崛起和围绕在新中产周围的产业机会,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旋律,它们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战略纵深所在。

  房产小程序,房产买卖,台湾房产网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,人在应对变化时,有三个目标状态:

  五年间我们沉淀了超 10 万份的新中产调研数据。通过它,我们可以从 2017-2021 年,共五年的时间维度上去观察新中产在财富、消费、社交、家庭等维度的变化。

  以这些发生在新中产群体身上的变化为镜,你可以照见对比自己的选择,了解选择背后的逻辑和成因,不仅仅了解「事实是什么」,更清楚「为什么」以及自己「怎么做」。

  下面,小巴就以今年发生在教育、房产、职场上的重大政策变化为例,剖析新中产在变化之下的选择。

  2021 年 5 月 31 日,三孩政策出台,7 月 24 日,「双减」政策落地,接着,10 月 23 日,会议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立法。

  生育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,三孩、「双减」政策的出台为提高生育率打开了局面,那么新中产们在政策出台前后是如何选择的呢?

  关于二孩:三成新中产已经育有二孩,犹豫不决的人不少。在已育一孩的新中产中,49% 明确表示不要二孩,33% 的人对是否生二孩徘徊不定。不考虑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「时间、精力不允许」「经济负担重」。

  关于课外培训:今年的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,新中产在子女教育上的年均花销为 9.4 万元,其中,课外教育平均花销 4.9 万。据调查,新中产子女平均上 3.4 个课外培训班,折算下来,每个培训班花销在 14400 元左右。(注:这里统计的是子女处在「小初高」阶段的新中产数据)

  这是什么概念?我们拿全国均值做个对比:2020 年,全国共有小初高学生将近 2 亿人,我国 K12 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近 7000 亿(来自艾瑞咨询自主统计测算)——这意味着全国每名学生平均每年在补习上要花费 3500 元。

  早在 2018 年,我们就调研过这项数据。三年后,我们发现新中产在这上面的支出只增不减,尤其是 8 万以上的支出,人数增加一倍之多。

  最直接体现在家庭教育支出上。学习主战场再次回归校园,子女校外培训支出将会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。

  其次是新中产对就读学校的筛选标准将进一步提高。培训机构的部分师资开始回流至公立学校,那些拥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将更加抢手。

  最后则是家长本身的觉醒。减负使得孩子原先花在补习班上的时间,将由家长和学校分摊,而新中产本身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,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争取新的竞争优势。如今,与其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」,不如多花点时间,陪孩子跑到终点。

  新中产的子女教育之路将逐渐从「百米赛跑」回归到「马拉松」。在赛道上抢跑的孩子,可以中场停下来喘喘气了。反过来,当家长的教育焦虑得到纾解后,也会认真考虑「要不要多生几个娃」。新中产家庭的「觉醒时代」即将开启。

  今年 4 月 30 日,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确要求,「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」,这是 1998 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,中央决策首度对准「学区房」。

  10 月 23 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,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。

  根据白皮书的数据,绝大部分新中产都是有房一族(有房者占比 93.09%)。有房的新中产里,持有一套房产和一套以上房产的人数比例为 1∶3。若按均值算,新中产家庭比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多出将近 1 套房产(新中产户均拥有住房数为 2.4 套,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拥有住房 1.5 套)。

  如今,在「房住不炒」的大环境下,新中产认为买房未必是实现财富增长的捷径,这一点在新中产对买房的态度中可以窥见一二——47% 的新中产认为买房的增值空间越来越小,还有 23% 的新中产买房是为了解决实际住房需求。

  这意味着,很多新中产意识到,随着国内房价高企以及针对性政策出台、疫情后海外投资性房产的不确定性增强,房产所能提供的超过社会平均财富增速的超额增值空间越来越小。

  2021 年 8 月 26 日,人社部、最高法联合发布典型案例,明确公司实行「996」工作模式的规章制度应认定为无效。

  但其实,新中产对加班不太抵触,42% 的新中产认为「只要工资到位,忙一点无所谓」。那么,对新中产而言,什么样的付出和回报才算正比?下面我们来算一笔「经济账」。

  我们 5 月发布的新中产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:如果给你双倍的年薪,但每天后半夜下班,这个 offer 接不接?

  但并非没有回旋的余地。年薪 50 万以下的新中产,有三分之一对这个 offer 跃跃欲试。

  年薪 50 万以上的新中产认为,哪怕这个 offer 价值过百万,还是会谨慎选择。

  在「夺命 offer」的试探下,我们更容易识别出是谁处于内卷漩涡的中央:80 后卷不过 85 后,85 后卷不过 90 后。吃苦耐劳的「后浪」虎视眈眈,造成了 80 后对「中年危机」的恐慌,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何很多新中产正值壮年,却纷纷陷入年龄焦虑。

很赞哦!